海尔出手吞并480亿血液龙头
时间: 2025-06-23 23:33:34 | 作者: -25℃医用低温冰箱
产品介绍
12月22日晚间,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海莱士。
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海尔集团,同属大健康板块,董事长均为海尔女高管谭丽霞。
两家公司已签署《意向协议》,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待定。停牌前,海尔生物市值为112亿元,上海莱士市值约480亿元。
“双方归属于同一实控人,但是上海莱士仅是海尔投资的标的,与海尔生物之间有较多的独立性和差异化。”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21CBR》记者,为减少同业竞争并拿到主导权,由更具控制力的小市值企业并购大市值企业,可巩固话语权。
海尔大健康品牌,名为“盈康一生”,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和上海莱士。
她今年54岁,做财务出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在海尔工作了32年,多次操盘并购交易,经验丰富。
海尔生物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主要提供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用血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覆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3大类。
三家上市公司里,上海莱士资产最多,1至9月,创造了18.4亿元的利润。它来到海尔大家庭,不足半年。
年初,海尔集团宣布,斥资125亿元,购入基立福所持有的13.29亿股上海莱士股份,并受让其剩余约6.5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根据公告,海尔生物将以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沈萌评价道,海尔集团只持有上海莱士有限的股份,需要给予另外的股东足够吸引力,才能顺利推进交易。
论亲疏,海尔生物由集团分拆而来,是大健康板块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海尔对其有着更高的话语权。
其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持股31.64%,加上海创睿委托的10.1%表决权,以及一致行动人海创智的0.93%,合计拥有42.7%的表决权。
该公司管理层,也在海尔体系工作多年,比如总经理刘占杰,早在2001年就担任集团低温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总经理王稳夫,则在2006年加入海尔集团。
再看上海莱士,其董事会里,仅谭丽霞一人来自海尔;8名高管中,只有副总经理黄勤兵曾在海尔生物工作过,总经理徐俊在内的7名高管,则是上海莱士老将。
“两者合并有利于加强控制股权的人在经营中的主导地位,突出科创板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这场合并,沈萌如是评价。
“作为存续公司,海尔生物将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打造生物科学技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盈康一生在新闻稿里写道。
12月中旬,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在演讲里表示,在经济学界,有一个跨国并购的七七定律,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经济价值,七成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融合的失败。
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即采集血浆,分离出各种类型的产品,销售给用户。
海尔生物也有一块“智慧用血”业务,基本的产品包括血液冷藏箱、血浆速冻机等。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海尔生物过去几个财报周期,整体数据不是特别好看。
今年以来,海尔生物整体稳定,也有压力。1-9月,其收入17.8亿元,净利3.1亿元,同比下降13.5%。
1至9月,其营收为63.1亿元,同比增长6.4%;2023年同期,收入增速接近20%。
12月中旬,公司高管向外披露,其并购的血浆采集方案业务,4年来营收复合增长率约为14%;去年并入的药房自动化业务,前9个月收入接近翻番。
“公司的并购行动,不是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或短期利润增长,而是旨在通过技术提升和业务协同,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海尔生物高管表示。
当然,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尚存在不确定性,能否得偿所愿,还要看团队的执行情况。
存款利率高达3.5%!个人养老金“抢户大战”再打响,“开户热、缴费冷”难题何解?
凌晨重磅!美联储又降息25个基点,影响几何?2025年降息如何演绎?一图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