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宣传专栏】无偿献血常识及相关血液知识_BB贝博APP体育_BB贝博APP体育的网址-贝博客户端官方下载

【无偿献血宣传专栏】无偿献血常识及相关血液知识

时间: 2024-06-23 15:55:31 |   作者: BB贝博APP体育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部门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信息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救助别人的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的献血行为,献血者不因献血而获得任何经济报酬和利益,因此只有实行自愿无偿献血才能真正从源头上保障血液的安全。

  国际社会公认的无偿献血者,即: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无论是现金或礼品都可视为金钱的替代,包括休假和旅游等,而小型纪念品和茶点,以及支付交通费用则是合理的。

  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平时人体的血液并不全部参加血液循环,约有20%的血液是贮存在人体中的肝脏、脾脏、肺部等“血库”里,以备应急需要。其中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血库”,可贮存约500毫升血液。

  3.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是心脏。心脏好比一个压水泵,不停地跳动,是为了把含有氧的血液通过动脉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同时又把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静脉血管带回心脏,再通过肺部呼出体外。

  5.血管除了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外,还有一种叫毛细血管。据测算,人体全身的血管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约两周半。

  7.血液携带氧的任务是靠红细胞来完成的,是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物质叫血红蛋白,可以与氧结合。

  8.白细胞的基本功能是抵抗有害微生物对身体的侵袭,有人把它称为人体健康的“卫士”。

  9.血小板平常在血流中沿着血管壁排列,形成血管壁的保护层。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止血。

  11.血液中的蛋白质有几百种,而不同的蛋白质颜色也各不相同。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是红色的,并且在所有的蛋白质中比例最大,所以看上去血液就是红色的。

  12.血液会变颜色,动脉血是鲜红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氧;而静脉血是暗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13.我们常说的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血型。其实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等都有不同的型别,而且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如果把血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都考虑进去,进行血型测定,世界上除了同卵双生子外,没有一点人的血型完全相同。

  1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

  15.ABO血型系统是由红细胞上的抗原决定的。红细胞上有A抗原的为A型;有B抗原的为B型;有A、B抗原的为AB型;无A、B抗原的为O型。

  16.一般情况下要血型相同时才能输血,否则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到生命。所以正确的鉴定血型是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前提。

  17.有时在抢救生命的紧急关头,由于同型血不足或没有,可以输少量的O型全血以解燃眉之急,但如果输入过多,仍旧能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所以把O型全血称为“万能血”是错误的。

  18.Rh血型与人的输血关系也很大,仅次于ABO血型而处于第二位。Rh血型以红细胞上是否有D抗原分为阳性和阴性。没有D抗原的Rh阴性血型在我国人口中约占0.3%,属于稀有血型;在白种人中约占15%;在黑种人中约占4%.

  20.《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21.成年人的造血工作主要由骨髓来完成。骨髓包括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只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2.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23.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所以能献血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24.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25.“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26.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的东西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27.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28.人体制造血液需要如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29.很多血液病是由于外界不良因素对血液造成了损害。如X射线、药物不正确使用、感染某些寄生虫、一氧化碳中毒、输入了不健康的血液等。

  31.很多人认为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如A型血的人性情理智,B型血的人乐观热情,O型血的人则比较自信、坚定等等。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

  3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有血型,但其中白细胞的血型是迄今已知人类最为复杂的遗传系统,所以在亲子鉴定中最具实用价值。

  34.人体为了抵抗病菌侵袭,根据自身的需求会大量制造白细胞,所以医生会通过化验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来帮助确定病因。

  36.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有人说献血以后,身体的血液就永远减少了,也就伤了“元气”这是不正确的。

  37.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38.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41.阑尾炎手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43.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种原因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44.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用具都是一次性的,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45.《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能够轻松的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46.人类掌握输血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科学家们研究之后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能加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能够更好的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47.不是所有患过肝炎的人都不能献血,如果明确患过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能献血的。但患过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是可以献血的。

  48.输成分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还能够大大减少病人的输血反应。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使用成分输血的阶段,全血已基本不用。

  49.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但不应该刻意要求获得物质回报。

  51.稀有血型的人数量稀少,所以稀有血型患者一旦需要输血,很容易因为适合供血的人员不足,而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各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大都采取的方式是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

  52.《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就是要鼓励合乎条件的人积极参加献血。

  53.《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公民献血是无偿的,公民生病用血时需要支付血液采集、检验、储存等费用。

  54.转胺酶是检测肝脏是否受损的一项重要指标。献血时发现转胺酶偏高时,不一定患有肝炎。

  55.《献血法》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机关干部、军人;

  57.现在很多人都有近视眼,献血对眼科疾病患者也有要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也是不可以献血的。

  58.国家对献血中用与采集血液的相关材料都有严格的品质衡量准则,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

  59.献血健康检查时有少数人血液检验不合格,而到医院检查,发现检验是正常的。下面正确的解释是为了血液安全,血站做的血液检验为筛查,出现不合格,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病。

  60.“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62.关于外国人在中国献血——-每年都有外国朋友在中国献血,我国对此表示欢迎和感谢。

  63.《献血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是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64.关于献血与长寿的说法——定期献血,有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65.服用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时暂不能献血;

  66.关于爱喝酒的人献血,只要在献血前一两天不喝,并经健康检查合格,是可以献血的。

  67.献血对体重不会有什么影响,献血后喝一杯水,失去的那点重量很快就补充回来了。

  68.献过机采(单采)血小板的公民,献机采血小板后满四个星期,就可以献全血。

  70.献全血与献成分血的区别是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71.正常人身体每时每刻都会有部分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所以人的血液总量总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1)贫血; (2)白血病; (3)血吸虫病 (4)结核病 (5)艾滋病。

  73.公民献血前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应如实填写所有征询内容,包括下列生活习惯

  75.公民献血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列问题——

  78.少数健康人献血时也会有献血反应,主要是献血时发生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是

  79.“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写入了《献血法》,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

  (1)献血只是献出了人体血液的一小部分,献血后人体就会制造足够的新生血液,不会产生贫血;

  (2)有人不愿意献血,是担心自己贫血。实际上贫血患者在献血前很快就能检查出来,如果检查出贫血,血站是不允许献血的。

  (1)因为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报酬,所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液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