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院提倡自存脐带血 国外民众如何收集存储
时间: 2024-08-07 20:34:04 | 作者: -25℃医用低温冰箱
产品介绍
央广网北京12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热播剧《青年医生》的一个片段的剧情是这样的:“脐带血”是产妇生产时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原先,它一般会作为医疗废物被扔掉。但医学研究发现其中富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也就是血细胞的“原始细胞”,能够适用于“重塑”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
专家认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拿来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于是很多医院提倡自存脐带血。那么,自存脐带血有没有必要?又该怎么规范?
黄宁:孩子出生以后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造成对血液、免疫系统的损伤,为了对这种损伤有一个救命的稻草,至少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武器,有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话我希望还是保存。但是如果对他要求太高了,你说这个病也能治,那个病也能治,做不到。
同时黄宁也表示有必要提醒一些企业和机构在脐血库建设和相关知识传播的时候,首先要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依法执业。其次是要规范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在鼓励自愿捐献脐带血的同时,也要引导公众对脐带血自存实施知情选择。而这也是一些家庭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必须了解到的。
放眼海外,各国对于存储脐带血问题又有着怎样的态度与情节?在一些发达国家,脐带血的收集储存以及管理积累了哪些经验?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告诉我们,他和周围的朋友们就曾经火热地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身边也不乏存储者的例子。
胡方:澳大利亚脐带血的保存分为公共保存、私人保存两种。所谓公共保存就是你在生育的时候能免费的由脐带血的保存机构对您孩子的脐带血进行保留,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这个脐带血并不是针对您孩子一个人,只要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脐带血可以被任何人使用。
而所谓的私人保存就是您保留下来的脐带血仅仅只针对您指定的人使用,公众不可以有效的进行匹配使用。但是这种私人保存是需要花钱的,通常情况下从出生到18岁,保存费用是3000澳币,约合人民币15000多元。通常这种盈利性的脐带血保存机构会在医院的产前培训班向产妇进行宣传,医生和医院并不会因为保存脐带血的问题盈利,所以当产妇询问医生意见的时候往往医生给出的都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中立意见。
实际上大部分澳大利亚年轻一代的妈妈们都知道脐带血保存的事儿存在,但是很多人都处于一种咨询观望的状态,真正去保留脐带血的并不多。另外澳大利亚的主流媒体也把脐带血保存的问题作为一种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民讨论。比如说有评论家就认为脐带血产业抓住了父母们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而大作文章,从而过度消费了这种焦虑,也有媒体评论说脐带血的保存更像是一剂安全剂,因为真正用到的几率并不是特别的大。
《全球华语广播网》法国观察员万凌虹提到,在法国乃至欧洲,只要出于自愿,人们从一出生就能成为脐带血的捐献者,也就是说,法国脐带血的存储、管理全程免费,是公益性质的。
万凌虹:在法国,脐带血从采集到保存全部免费,因为脐带血属于捐献性质。在有宝宝出生的时候,正常的情况下,对身体健康者,医生可能都会问愿不愿意捐献脐带血,如果愿意,会让你签一张捐献单。这样,捐献出来的脐带血就会保存起来,如果在同等条件下,比如你们家宝宝生病了,其他的宝宝也需要脐带血,就会优先提供给你家的孩子使用。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那里的脐带血存储分为公益和商业两种运作方式。日本人对这些方式是怎样的具体态度呢?
黄学清:同美国、韩国相比,日本保存脐带血的人虽然比较少,但是根据去年日本脐带血库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日本对白血病患者使用脐带血移植紧急治疗的人数已经突破一万例,现在每年使用脐带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的病例大约有1000例左右,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日本的脐带血库有公立和民办两种,公立主要用国家补助资金来用于脐带血的收集依靠无偿捐献,用于血液疾病,移植手术的研究等等。
捐献者本人没办法使用,因为采集脐带血要专业人员以及受到保管技术条件的限制,公益脐带血库可以收集脐带血的医院在日本只有100家左右。去年还出现过,保存袋在运送过程中破损的事故,厚生劳动省因此对全国的保存脐带血血库以及医疗机构展开调查,并发通知要求严格保管措施。
民办脐带血库只有几家,保管者本人未来能够正常的使用,初期费用一般是8000人民币左右,每年500人民币保管费,但是日本并不提倡在民办脐带血库保管脐带血。日本妇科医学会提醒产妇,不要被一些民间机构利用,因自己使用脐带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民办机构的采集、保管条件不足,会使脐带血存在细菌感染,所需成分不足等现象。病人的免疫力已经很低,医疗机构是不会使用没有质量保障的脐带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为了呼吁人们为公立机构提供脐带血,皇太子的弟弟在儿子出生的时候,把脐带血捐献给了公立脐带血库。
上一篇:储存时间不是问题脐带血可长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