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切基于智慧血液管理平台的医院储血设备精细化管理探索
时间: 2024-07-09 00:19:21 | 作者: 2~8℃医用冷藏箱
产品介绍
下一步,该院将以血液冷藏箱和血液转运箱为例,不断拓展其他医疗设施精细化管理的深度。
为改进医院血液管理质量,青岛市市立医院输血科提出“血库前移”方案,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物联网技术对每一袋血液从入库、储存、运输到输注全过程进行实时冷链监控,将智慧化储血冰箱前移至临床科室,缩短了取血时间。为进一步探索储血设备精细化管理模式,基于医疗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该院开发了智慧血液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了储血设备工作效率,保障了输血管理安全。
该平台系统框架为B/S与C/S混合结构。平台共包括3部分:物联网血液冷藏箱和便携式物联网血液转运箱;冷链监控云平台;医疗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
平台应用前(2020年),因设备预防性保养、巡检等不到位,经常存在工程师遗忘或漏检情况,设备隐患无法被及时有效地发现,导致故障出现。平台应用后,2021年全院储血设备故障报修数为10次,相比2020年的22次,故障报修次数大幅度减少,两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进一步分析2020年与2021年全年储血设备温度异常报修次数占全年故障比例,发现这一比例从2020年的81.8%(18/22)降低至2021年的60.0%(6/10),两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随机选取平台应用前后各8次维修,计算维修平均花费时间。数据表明,2021年8次维修平均花费时间为(53.2±6.2)min,较2020年的平均每次(72.2±19.0)min快速缩短,两者比较,P=0.002 9<0.05,具有统计学差别。究其原因,平台应用可以使监管部门先于临床发现设备故障,从而及时维修,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该院将以血液冷藏箱和血液转运箱为例,不断拓展其他医疗设施精细化管理的深度;同时,在医疗设施全生命周期充分挖掘有用的数据并做多元化的分析,最终用于数据预测,提升设备正常运行效能。